财新传媒
2015年04月07日 21:21

李光耀时代的最后几天

李光耀时代的最后几天

新加坡不是中国社会,受到更多西方和东南亚因素影响,中国大陆台湾地区相比,对“国父”逝世表达方式自然不同。加之,由于新加坡政治稳定接替,没有出现像毛泽东和蒋介石逝世那样的焦虑。新加坡人接受李光耀之死,看上去平静,没有那么悲哀,反而有一点欢乐的气氛。

 

 

赶到医院

 

凝视新加坡中央医院第七大楼一层的闸机旁边,你会发现,频繁往来的人们当中,不仅有秃头的华人大叔,穿头巾马来人妇女,负责警...

阅读全文>>
2014年12月13日 15:03

对话王赓武

 

    东南亚华人是非常吸引我的课题。从新加坡走到雅加达,再到吉隆坡和仰光,主要感受是:当地上世纪对共产主义革命输出的恐惧,有时国内政治带来的动荡以及近十年多来中国崛起带来的恩惠。幸亏最近有机会能与华人学者第一人王赓武先生同桌就餐。

...

阅读全文>>
2014年07月08日 14:34

【南洋看中国4】印尼选举的最后弯道

【南洋看中国4】印尼选举的最后弯道

        即将到来的印尼总统大选,结果应在来自斗争民主党的佐科威和来自大印尼行动党的普拉伯沃之间产生。尽管两人风格截然不同,但都注重于社交网站,争取年轻人的摇摆票。

  在佐科威的竞选现场,地面摇动,人们打着拍子唱歌。数万支持者挤满东南亚第二大的格罗拉蓬卡诺露天体育场。各大旗子迎南国清风飘扬。人们伸出两根指头,标志着支持2号候选人。斋月的傍晚是白天禁食的穆斯林最艰苦时刻,人们将视线投向一个自己相...

阅读全文>>
2014年07月07日 14:35

【南洋看中国3】与印尼外交官谈东盟未来

【南洋看中国3】与印尼外交官谈东盟未来

缘分这东西真不可思议。我在学校随便等人的时候,一个陌生的年轻男生坐在桌子对面,主动开始跟我说话。进入对话很自然,自然到令我感觉他不是普通学生。

  不久后发现,我们关心的话题是一致的,比如中美两个大国在南海问题上的角逐,印尼外交的行动主义,以及东盟融合的未来。

  谈了一下,他介绍自己是印尼外交官。我告诉说,很欣赏印尼外交部长马蒂(Marty Natalegawa)。他也尊敬他这位“老板”,并稍微激动地说明...

阅读全文>>
2014年06月29日 23:46

【南洋看中国2】新加坡的公积金风暴

【南洋看中国2】新加坡的公积金风暴

        

        新加坡当地人常去小贩中心,他们在那里可以享受廉价的饮食。该国东北地区的新城宏茂桥,一家本来很有名的菜头粿店,最近客人突然变得更多。同时,这里也是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所属的选区范围。

  这家菜头粿店老板的长子鄞义林(Roy Ngerng)最近在新加坡很有名。他说自己曾经很内向,但在克服挣扎后觉悟。他觉得,如果周边人幸福,那么自己也会幸福,于是两年前开始博客写作,内容涉及社会保障、媒体和议会政...

阅读全文>>
2014年06月29日 23:39

【南洋看中国1】新加坡:观察亚太的灯塔

【南洋看中国1】新加坡:观察亚太的灯塔

       

        从上空看,新加坡是财富积累的白塔,被丛林包围着,眺望海边无数的往来船只。积雨云和蓝天不再稀罕,高湿度的空气令人容易出汗。

  一个风景令我感动,那是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武吉知马校园。那里保留了英国式建筑风格,经历日军占领时代,也见证了新加坡被迫独立的困惑。我所在的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就在这里。

  学院曾邀请各国领导人发表演讲,包括缅甸反对派领袖昂山素姬,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以及...

阅读全文>>
2014年04月13日 18:03

香港大妈的焦虑

香港大妈的焦虑

有一个白天,我在“立法院”的中庭跟物资组的学生们聊天时,一个大妈走过来,开始鼓励抗议者。她戴着太阳镜,衣服是红蓝两个颜色,很讲究配套。她的国语不是很标准,后来我知道她是香港人。

 

在这次“太阳花学运”当中,台湾和香港的关联受到了关注。占领期间,在“立法院”后面贴着大量的鼓励信,寄信人包括上百名香港中文大学的学生。“台湾加油!我们在香港为大家打气!反服贸!反暴力!一起努力”。3月30日,台北凯达...

阅读全文>>
2013年07月16日 09:18

是什么拯救了东京哮喘患者?

是什么拯救了东京哮喘患者?

在北京,空气污染这么严重,又有这么多人得哮喘病,但这些患者仍无法向中石油等能源巨头提出诉讼,更不能获得任何公共资金来弥补高昂的医疗费用。然而,在东京,经过长达12年的法庭争辩,663名哮喘患者成功迫使东京都政府创设200亿日元(当时约合1.68亿美元)的基金。

 

作为东京大气污染诉讼的原告之一,石川牧子亲历了这一漫长的过程。

 

上世纪70年代末, 刚成年的石川牧子反复发作,最初还以为只是感冒。但两年后,...

阅读全文>>
2013年05月10日 23:29

日本排外主义与“在特会”

日本排外主义与“在特会”

 

 

 

(图片出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YGRXY4_IdA

 

在中国生活,诸如听到“小日本”、“棒子”以及“阿三”这样的特定用语并不鲜闻。不过,近期在日本某些地区,听到有关族群仇恨的言论也越来越多了。

 

今年2月下旬,在名为“鹤桥”的大阪韩国街。一个女初中生被一排警察官、几个男人和几面红白相间的旭日旗包围着,她用话筒大声呼吁,对“在日”(即驻日朝鲜人与韩国人)进行“鹤桥大虐杀”...

阅读全文>>
2013年05月03日 01:08

听日本官员谈“安倍经济学”

听日本官员谈“安倍经济学”

 

 

在东京的那两三天,每天都是风雨交加。不过在这期间,有机会跟一些在经济官厅工作的日本官员朋友聊天,讨论“安倍经济学”。他们如何看待“安倍经济学”?对过去二十年阴沉的日本经济而言,明天会迎来阳光,还是倾盆大雨?

 

首先,首相安倍晋三推动“安倍经济学”的时机抓得好,因为日本经济在去年底已经开始反弹。换言之,日本经济最近好转并不仅归因于“安倍经济学”——大胆的货币政策、灵活的财政政策与成长战...

阅读全文>>
2013年01月31日 23:44

木寺昌人采访花絮

木寺昌人采访花絮

 

1月23日早上,我和编辑黄山一同去为《新世纪》杂志采访新任日本驻华大使木寺昌人。这天距离反日游行发生已过了四个多月,日本使馆附近早已恢复了安静,黑色的使馆大楼静静地矗立在北京的雾霾中。

日本驻华大使馆去年搬到了亮马桥,建造花费了70多亿日元。使馆里有100多位工作人员,规模仅次于美国。进入正门后,要先出示证件,将电脑等物品存放在储物柜里,然后通过安检,所以花了好几分钟。我们进入使馆里面时略有些晚了...

阅读全文>>
2013年01月29日 03:03

我家乡怎样治理大气污染

我家乡怎样治理大气污染

 

 

近期,北京又天天被浓浓的雾霾淹没,面对“怎么办”这个问题时,中国朋友异口同声地回答,“北京只能靠风”,“没办法”。的确,北京受到跨省污染影响。但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劣质汽油和燃烧煤炭等。

 

曾被称为“铁之城”的我老家北九州也出现过同样,或者说更为严重的大气污染。该市之前有八幡制铁所,是“二战”时期日本最大的官营钢铁厂,长崎上空爆炸的原子弹原定目标是在市中心小仓。上世纪60年代在日本北九州,...

阅读全文>>
2012年12月14日 17:56

日本大选系列之二——我的朋友为何竞选?

日本大选系列之二——我的朋友为何竞选?

12月10日晚上九点,我访问了日本维新会候选人村上政俊的选举办公室。他正在竞选大阪第四区唯一的议席,办公室外面挂着有维新会特征的绿色旗帜,还有明亮的灯笼。

 

我和村上两年前在东京相识。2010年7月,我的一个朋友介绍我去参加某人的送别会。这个人就是村上政俊,他即将被派往北京大学留学,而我刚好马上也要到北京去。我还记得在送别会上有人提到,“现在日本政治家只有老人,有利于老一代人,我们年轻人应组建为年轻人服...

阅读全文>>
2012年12月12日 21:55

日本大选系列之一——亲访民主党选举事务所

日本大选系列之一——亲访民主党选举事务所

在距离日本大选仅剩几天的一个寒冷夜晚,我访问了民主党候选人加藤公一的选举事务所。事务所位于东京郊区,离附近车站很近,但我走了一大圈后才找到事务所所在的大楼。

 

进入大楼,我看见地板上铺着蓝色塑料布,混凝土墙裸露,没有任何装饰。事务所里的空间按照机能整齐隔开,分为事务工作间、准备海报和传单的空间以及面谈的空间。加藤公一办公室的前秘书穿着西服,面对着电脑屏幕。工作空间里几个穿着统一红色夹克的志愿...

阅读全文>>
2012年11月12日 00:09

日本人眼中的“反日游行”

日本人眼中的“反日游行”

 

9月15日是个周六,还不到上午10点,我就已经在打车赶往日本驻华大使馆的路上了。快到使馆附近的好运街时,车堵得非常厉害,所以我决定下车,步行过去。走到前面发现,道路已经被交通管制了。好运街上聚集了很多高级日本餐厅,我对这些餐厅很熟悉,因此一看就知道那天不同寻常:每家餐厅门口都挂着五星红旗。在其中一个餐厅的门口,有两个员工正拿着一个红色横幅,准备拉开,估计上面写着抗议日本的口号。路旁停着的面包车上贴...

阅读全文>>
2012年09月14日 17:13

日本外交大换血

更换三国大使,其中既有官僚逻辑,也不乏政治考量推动

在青岛举办的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刚刚结束,翌日早晨(8月22日),负责谈判的日本外务审议官西宫伸一(Shinichi Nishimiya)就出现在北京的日本驻华大使馆门口。他带领大使馆经济部的官员坐上汽车,从加强警戒的日本驻华大使馆侧门出去,在京城中消失。这位外务省负责经济事务的顶级外交官将接替丹羽宇一郎担任日本驻华大使,日本外交全面调整即将揭幕。

8月20日,日本拟更换...

阅读全文>>
2012年07月01日 18:40

慈善的距离,筹资的距离

慈善的距离,筹资的距离

 

 

2008年夏天,在一艘从日本下关开往青岛的船上,我认识了一位中国青年。他与船上的其他十几位中年男子一样在下关从事造船业,他告诉我,这是他时隔两年第一次回乡探亲。在他们给我看做焊接工作时脚上留下的伤痕时,我心里一惊。

 

令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与周围的同胞不同,这位和我年龄几乎一样的年青人已经掌握日语,他还用日语向其他日本旅客介绍这次海路的历史,看起来颇有才华。他告诉我,希望以后能在大阪经济...

阅读全文>>
2012年04月16日 23:06

东京樱花飞舞时

3.11大地震发生至今已有一年。在东京,人们已经几乎看不到大地震的痕迹。在东京出差的最后一天,我赶到新宿御苑公园去看樱花。付完200日元的门票,我走进公园里面。风景依旧是熟悉的美丽:一排排的樱花树静静地盛开,赏樱的人们悠闲宁静。而我的心中,却升起了一丝担心。

 

 

这次回日本出差,我特意关注了日本的年轻人所感所想,而我却也有幸得到和三位朋友分别交谈的机会。第一个朋友是我的学弟,我们一起长在北九州市,而...

阅读全文>>
2012年02月25日 15:53

“南京大屠杀并未发生过”?

 

 

2月20日,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在会晤南京市委常委刘志伟等人士时表示,“的确存在常规的战斗行为,但我认为南京(大屠杀)事件并未发生过”。他提到战争结束时自己的父亲就在南京,并指出“虽然当时事件过去近8年时间,但南京人却对我父亲很好”。他还表示,双方“不妨在南京举行历史研讨会,希望相互之间把应该说的话出来,保持友好关系”。

 

21日晚,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新闻发言人(“南京发布”)经授权在微博...

阅读全文>>
2012年01月12日 10:29

台湾选举活动观察记

台湾选举活动观察记

12月下旬一晚,一位台湾朋友带我去蔡英文的造势晚会。以前听说过台湾领导人选举很狂热,独一无二。对以前参加过日本选举活动的我来说,台湾选举活动是超出想像的,甚至给我了一种冲击。

 

打车向现场的学校走时,司机谈到以前造势晚会可以容易找到空地来办,但现在都市开发、大楼盖起来,越来越难找空地了。“现在大部分都是跟学校来借场地”。7点多,到现场时看到周边搭的帐篷内小额捐款处、医疗中心、候选人商品出售处等...

阅读全文>>